天主教宁波教区
CATHOLIC DIOCESE OF NINGBO
文章详情
DETAILS OF THE ARTICLE
宁波教区虾峙大南岙建堂20周年庆典
来源:余小鱼 | 作者:catholicdio | 发布时间: 2018-12-14 | 99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128日是宁波教区沈家门堂区虾峙大南岙无原罪圣母堂建堂20周年庆典,当天教区主教及二十多位神父举行了隆重而神圣的感恩圣祭,参礼人数近1000人,在小小的海岛可以用规模浩大来形容了,也使得当地居民都知道天主教堂有个大喜事。

 

在大岛建、小岛迁的背景条件下,许多教友特别是年轻人,离开了虾峙岛,而借着这次盛典,使大家又相聚一堂,同心协力,共同参与,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大南岙教堂建在半山腰,只能拾级而上,初次来的人走到一半总会气喘吁吁,而当地的教友已经习以为常。这些阶梯是通向天主的圣殿,是20年前众教友的一个美好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天主圣神的引导下,在圣母妈妈的呵护下,在众教友共同努力下实现了。

30多年前的虾峙岛,信友们已开始在祈祷点过团体信仰生活,1988年在当时顾石峰神父的带领下建造了大南岙第一座教堂,占地面积160平方米。随着圣教的广扬,虾峙教友发扬爱心广传福音,短短十年间,这座圣堂已满足不了日渐增长的进教人数。每当主日及大小瞻礼,总是人头攒动,建造一座更大的教堂就成了众教友们的一个愿望。

通过各方努力,终于在第一座教堂上面的半山腰,得到一千平方米的山坡地。大家欢欣踊跃,尽管那块地皮是座未开垦的山,通不了任何交通工具,要开山平地,所有建筑材料还需要用人力从山下搬到山上。而海岛的特点则是壮年男人出海捕鱼,妇女留守家中,这就意味着常年在家能为建堂服务的多为老弱妇孺。

 

建堂时我不过豆蔻的年纪,不曾出力,也没有具体的记忆,只记得每次去,总是看到很多人在干活,没过多久一座美丽的圣堂就建成了(历时一年,落成的教堂面积为514平方米)。为我来说没有建造过程的记忆,只有落成后的记忆,以至于现在偶尔回去时,看到现在只剩百来个人过主日,常常会想,当初这个教堂怎么建成的?

直到参与这次20周年庆典后,我确信当初建堂时的那份热情依然默存在虾峙教友的心中。以吃饭为例,单单8日中午就餐的人数就达80桌,而服务的人员有10桌。年纪稍大的负责蒸饭、洗碗等;年纪轻的托盘、买菜,他们的分工还像20年前那样井然有序,量力而行。那时候年纪大、身体弱的教友,坐在山上打石头,打出血泡都不啃声;年纪轻的挑重物,从码头到山下,再从山下到山上的建筑工地,一砖一瓦,都是一扁担一肩头挑上去的。

这几天看到很多已远居他乡的教友,都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服务中,听到的最多对话是“饭吃过吗?”“外面冷,快进去。”“放着,我们来弄!”那些似曾相识的笑脸提醒我,他们不曾走远。

听过建堂的小故事,有时候通知早上5点物资船可以到码头,总有人4点就已经等在那里了,而还有其他路远的堂口教友,半夜2点起来,走山路来一起帮忙干活。不管通知几点,总有人提前1-2小时等候着。我确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因为现在的他们,还是在抢着干活。

 

这几天的天气正好遇上两股冷空气侵袭南方,寒风湿冷透骨,不远的宁波都下起了雪。我缩着脖子抱怨:天主啊,为什么这么冷?大庆典的就不能天气晴好嘛!而帮忙的渔民兄弟则说:哎呀,感谢天主!因为刮大风,渔船都回来了,让我们也能有这个出力的机会,参与的恩典。在场的姐妹则说:哎呀,感谢天主!本来托盘搬菜这些重活我们还一直在担心是不是能胜任,现在你们回来了,真是好呀。

 

20年前我们不曾劳动,20年后我们还躲在你们的羽翼下。这是幸事,也是可叹的事。很遗憾,步入而立之年的我们,没有接过这份担当,而信仰的传承也在我们这代人中进入断层。没有经历教难的迫害,没有经过艰苦的开创,坐享其成的我们如何去面对充满诱惑的这个时代?我们这些被被教会投入大量精力呵护培育的一代人,何时能在每个人的心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圣殿呢?希望下一个10年、20年,我们已经在主内武装完毕,使命必达。就从现在开始吧,用我的文字见证我们年轻一代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