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圣祭的意义——感恩圣事不是一场表演
教宗方济各2017年11月8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会晤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开启关于“感恩圣事”新系列主题,在当天的第一讲中阐述了“弥撒圣祭”的意义,勉励信友要充分理解感恩圣事的美善,好能“越来越圆满地活出我们与天主的关系”。
教宗首先论述感恩圣事的含义,以及梵二大公会议关于信友礼仪培育的训导。他说,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许多基督徒“为护卫感恩圣事坚持到底,直至死亡”,今天也发生同样的情况。教宗勉励信友们教导孩子好好划十字圣号,不在弥撒当中使用手机,因为弥撒“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项感恩。
感恩圣事的美善在于“上主在那里与我们同在”,即使许多次“我们在司铎举行感恩圣事时彼此闲谈”,祂也临在于我们当中。教宗举例说:“如果共和国总统或某位世界知名人士今天来到这里,我们众人必会走近他,向他致敬意。”
“可是,你想想:你去参与弥撒时,上主就在那里!你却心不在焉,转来转去。祂可是上主啊!我们必须想想这一点。”有人会反驳说:“神父,这是因为弥撒有些乏味。”“你说什么?难道上主乏味吗?”“不,不是的。弥撒并不乏味,而是司铎乏味”。“唉,但愿司铎改变自己。然而,上主就在那里!明白吗?你们要切记!”
为了让信友们明白感恩圣事的含义,教宗提及公元304年戴克里先皇帝迫害时期,北非基督徒团体的信友们正在举行弥撒时被逮捕,因为那时的信友被禁止聚会。罗马总督询问他们,为何明明知道禁令,却还要做这事。他们答道,如果不能举行感恩圣事,他们就无法活下去。
这些基督徒的见证表明,他们“为感恩圣事能舍弃现世的生命,因为感恩圣事赋予我们永恒的生命,使我们参与基督战胜死亡的胜利”。“这个见证在询问我们众人”,要求我们说明参与感恩圣事的意义。
教宗解释道,梵二大公会议愿意让基督徒理解与基督相遇的美妙,因此实施“相应的礼仪革新”,这为真正的革新是不可或缺的。教宗强调,增进对感恩圣事的了解正是新系列要理讲授的目的之一。基督临在于这圣事中,而“参与弥撒圣祭乃是再次感受基督救世的苦难与死亡奥迹”。
教宗于是提出几个问题,激励信友们省思自己的基督信仰生活。他首先询问信友们,儿童是怎样划十字圣号的?他们是在划十字圣号,还是在画画?因此,需要教导儿童“划好十字圣号”。教宗也询问弥撒读经或司铎的一些话语有何意义,例如司铎为何说我们要“举心向上”,而不是说要举起“我们的手机”好能拍照。
因此,信友们应谨记在弥撒中“勿用手机”。教宗坦诚说道:“当我在这广场上或大殿里举行礼仪时,看到许多人,不仅是信友,就连一些司铎,甚至主教也举起手机,我心中很悲伤。劳驾各位!弥撒不是一场表演:它是前去会晤上主的苦难与复活。”
教宗最后总结道,我们应返回信仰的根基,就如圣多默那样,恳求以某种方式“触摸”天主,好能认出祂。教会圣事和感恩祭典正是让我们与天主之爱相遇的“绝佳途径”。若我们重新发现这美妙,“每个人的生命就能被赋予圆满的意义”。
为何要参与主日弥撒?
教宗方济各2017年12月13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关于感恩圣事的主题,当天解释了“为何要进堂参与主日弥撒?”教宗表明,耶稣的门徒们从起初就意识到举行主日感恩圣祭的重要性。
“我们基督徒进堂参与主日弥撒,是为了会晤复活的上主,或更好地说,是让祂来会晤我们。我们要聆听祂的圣言,去赴祂的宴席,如此我们便可成为教会,也就是祂在世上的活奥体。”
教宗解释道,耶稣在犹太人所称的“一周的第一天”由死者中复活了,并在这一天显现给门徒们,赐予他们圣神(参阅:玛廿八1;谷十六9,14;若廿19-22)。
“基于这些原因,主日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圣日,藉着上主为了我们且临在于我们当中的感恩圣祭而被圣化。因此,正是弥撒确立了基督徒的主日!基督徒的主日围绕着弥撒运转。对基督徒而言,若不在主日与上主会晤,那是怎样的一个主日呢?”
“不幸的是,有些基督徒团体无法在每个主日参与弥撒,但他们仍然蒙召在这个圣日聚集一处,因上主之名专注于祈祷,聆听天主圣言,热切渴望领受圣体圣事”。此外,还有一些世俗化的社会失去了主日的基督信仰意识。
教宗表示:“在这些环境中,需要重新唤醒主日的意识,恢复节日、喜乐、堂区团体、团结互助的意义,使心神和肉体得到休息”(参阅:《天主教教理》2177-2188号)。
梵二大公会议也把主日称为“欢乐休假的日子”(《礼仪宪章》106号),这个观念在罗马社会接受基督信仰之前并不存在。
教宗强调:“在感恩圣事的激励下,活出作为子女而非奴隶的基督信仰意识使得主日几乎在每个地方都成了休息日。若没有基督,我们就被迫遭受每日操劳疲惫的支配,对明日忧心忡忡。与上主每个主日的会晤使我们获得力量,怀着信赖和勇气活在今天,怀抱希望奋勇向前。”
有些人说,用不着去参与弥撒,也不必过主日,因为善度生活,爱近人最为重要。教宗答道,“不错,基督徒生活质量乃是以爱的多少来衡量”。“然而,若我们不在每个主日从感恩圣事的泉源中汲取必要的力量,我们又怎能实践福音呢?”
教宗最后勉励道:“我们基督徒需要进堂参与主日弥撒,因为只有藉着耶稣的恩宠,祂在我们内、并在我们当中活跃的临在,我们才能实践祂的诫命,成为祂的可靠见证人。”
进堂式的意义
你们应提前进堂参与弥撒,切莫迟到!
教宗方济各2017年12月20日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感恩圣事的主题,当天解释了“进堂式”的意义。
教宗说,弥撒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圣道礼仪和圣祭礼仪,它们彼此不可分割,共同形成一个敬礼行动(参阅:《礼仪宪章》56号)。重要的是,我们应明白弥撒的各项举动和时刻,好能“圆满地参与弥撒,感受其无限之美”。
弥撒首先以“进堂式”作为开端,目的“是要帮助共聚一堂的信友形成一个团体,准备自己,妥善聆听天主圣言,合宜地举行感恩圣祭”(《罗马弥撒经书总论》46号)。进堂式包括忏悔礼和集祷经,全体子民的祈祷意向藉此上升到高天。
教宗表明:“弥撒以划十字圣号和进堂式作为开端,我们作为会众藉此开始朝拜天主。因此,我们不应迟到,而应提前进入圣堂,准备心灵参与这礼仪,这会众的庆典。这很重要。”
弥撒是与基督的爱相遇,主礼司铎亲吻并为基督的祭台上香就是一个明证。教宗强调,祭台是“奉献感恩祭、报谢主恩的中心(同上,296号)”。“全体会众围绕在代表基督的祭台周围,不是要彼此相视,而是要注视基督,因为基督是会众的核心,从未远离它”。
之后,主礼司铎以天主圣三之名带领会众划十字圣号。教宗解释道:“我们划十字圣号,不仅牢记我们的圣洗圣事,也明认礼仪祈祷是与基督耶稣的相遇。祂为了我们降生成人,死在十字架上并光荣复活。”
然而,孩子们有时不会划十字圣号。教宗于是邀请父母亲、祖父母们以及学校老师教导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划十字圣号。教宗说:“你们要让他们懂得,应把耶稣的十字架视为他们的保护。弥撒正是以十字圣号作为开端。”
接着,主礼司铎向会众致候:“愿主与你们同在”,以此表达全体会众的共同信仰和齐心渴望与上主同在的心愿。教宗说:“我们正进入一场‘交响曲’,各种声调齐鸣,也包括静默时刻,因为全体参与者‘同心合意’,承认自己在同一圣神的激励下,朝向同一个目标。”
教宗最后提到忏悔礼,主祭邀请在场众人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邀请我们在天主和兄弟姐妹面前承认自己是罪人”,就如当时的税吏那样,因为我们全都是罪人。“我们应承认自己是罪人,好能与上主一起复活,进入新生命”。
“如果感恩圣事确实呈现复活奥迹,也就是基督从死亡到生命的过渡,那么我们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到哪些是我们的死亡处境,好能与祂一起复活,进入新生命。”
光荣颂与集祷经的意义
弥撒中要有静默时刻,切勿匆忙!
教宗方济各2018年元月10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八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在场参加。教宗讲解了在忏悔礼仪后诵念《光荣颂》和《集祷经》的意义,同时强调在祈祷前静默的重要性。
教宗指出,忏悔礼仪帮助我们祛除自己的自负,承认自己是罪人,希望得到宽恕。“正是人的贫乏与天主慈悲的相遇才使我们藉着《光荣颂》得以表达感恩之情”。这篇赞颂祷文一开始便咏唱“天主在天受光荣”,取自众天使报告耶稣在白冷诞生时的赞颂词。
《光荣颂》之后,主祭根据礼仪年的不同时期诵念一篇《集祷经》。教宗解释道,藉着“请大家祈祷”这句话,“主祭吁请会众与他一起收敛心神,静默片刻”,好能“意识到自己站在天主台前,并在心中提供自己参加这台弥撒的意向”(参阅:《罗马弥撒经书总论》,54号)。
在“主祭说了‘请大家祈祷’之后,紧接着便是一个静默时刻,每个人思量自己有什么需要,想在祈祷中恳求什么”。弥撒中的静默“不能被简化为没有话语,而是随时准备聆听其它的声音,即我们内心的声音,尤其是圣神的声音”。
教宗阐明,“在忏悔礼及祷词前,是要每人收敛心神;读经或讲道后,是为简扼地默想所听到的圣道;领受圣体圣事后,是让各人能在心中赞美并祈求天主”(同上,45号)。因此,在诵念《集祷经》之前,“静默能帮助我们收敛心神,思考我们为何在这里”。
“聆听我们的心灵,使之向上主敞开,这很重要。也许我们的日子充满辛劳、喜乐及痛苦,我们愿意向上主陈述这一切,呼求祂的助佑,恳求祂亲近我们。我们也为患病或经历艰难考验的亲人和朋友祈祷,渴望把教会和世界的命运托付于天主。”
静默之后,主祭汇集每个人的意向,以众人之名高声向天主呈上共同的祈祷,这正是“把每个人的意向‘汇集’在一起”的含义。教宗热切叮咛司铎们要遵守这静默时刻,切勿匆忙。说了‘请大家祈祷’之后,就应静默。“若不静默,我们就会忽略心灵的收敛”。
教宗最后解释道,主祭在诵念《集祷经》时还伸开双臂,因为“祈祷就是要伸开双臂”。这是基督徒从最初世纪起就已采取的祈祷姿势,“为的是效法在十字架上张开双臂的基督”。基督是祈祷者,“祂本身就是祈祷”。
弥撒中的圣道礼仪
教宗方济各1月31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教宗在当天以弥撒为主题的系列要理讲授中,展开关于圣道礼仪的小单元,强调天主藉着《圣经》与祂的子民对话,因此,在礼仪中不可忽略读经或用其它文章代替读经,例如阅读报纸上的消息。此外,读经员应当得体,在弥撒前做好准备。
教宗表示,在弥撒圣道礼仪时﹐天主圣言成了活的话语,“向那以信德聆听的人提问”。我们聚在一起聆听天主对我们做过什么,还将打算做些什么,我们不能迷失在无聊的评论或喋喋不休中,却应在沉默中敞开心扉聆听圣言,然后将我们所听到的“付诸实践”。
教宗说:“我们需要聆听圣言!这其实是一个生活的问题,有一句圣经金句精辟地表达了这个观点:“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四4b)。天主的话赐给了我们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称圣道礼仪就是耶稣为滋养我们精神生活而摆设的‘宴席’。”
教宗继续说,答唱咏的作用乃是帮助我们在聆听圣言后进行默想。为此,“圣咏应该透过歌唱,或最起码是重复诵念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样地,在礼仪中宣读相同的读经,彰显和促进了教会的共融,伴随我们每个人的旅途。“我们于是就能明白,有些主观的选择,例如忽略读经或以非圣经文章替代读经是被禁止的。我听说有人读报纸是因为当天有新的消息。不!天主圣言就是天主圣言!报纸我们可以随后再读,在礼仪中我们只诵读天主圣言,因为上主在和我们说话。若用其它东西代替天主圣言,将减弱和损害天主与祂子民在祈祷中的对话。”
此外,读经台要庄重,需使用读经本,要有好的读经员和歌咏员。教宗强调:“我们要安排得体的读经员,需要那些读得懂,而不是读完也不知所云的人。好的读经员应该在弥撒前做准备和排练”,这样才能营造便于静默的气氛。“我们知道上主的话语是我们不迷失自我的必要帮助,是照亮我们脚步的灯,是我们旅途中的一道光明”。
教宗最后总结道:“倘若在礼仪中得不到天主圣言定期的滋养和启发,我们怎能面对尘世的朝圣之旅,以及旅途中的辛劳与考验?我们没有在内心接纳圣言的种子并让它结出果实而只是用耳听,是不够的。天主圣言在我们内形成一个路径。我们用耳朵聆听圣言,圣言则进入我们内心。我们不应把圣言留在耳边,而应当让它深入心灵,再由心而转向手,最后落在善行上。这就是天主圣言的路径:从耳朵到内心,再到双手。我们要学会这么做!”
弥撒中《天主经》的意义
教宗方济各2018年3月14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以感恩圣事为主题的要理讲授中着重阐明诵念《天主经》的意义。教宗表示,诵念《天主经》使我们敞开心灵,与天主和与弟兄姐妹共融,同时向天父祈求日用的食粮、平安、宽恕及懂得宽恕别人的恩宠。
“当耶稣与他们坐下吃饭的时候,就拿起饼来,祝福了,掰开,递给他们”。门徒们从这个动作认出耶稣来(参阅:路廿四30-31)。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路加福音》的这段记载为切入点,指出在弥撒的圣祭礼仪中,主祭重复耶稣“掰饼”的动作后,便带领会众诵念《天主经》。
《天主经》并非基督信仰许多祈祷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天主子女的祈祷,是耶稣教给我们最卓越的祈祷”。
“我们诵念《天主经》时,我们就是如同耶稣那样祈祷。这是耶稣的祈祷,是祂教给我们的祈祷;门徒们对祂说:‘老师,请教给我们祈祷,如同祢祈祷那样。’耶稣就这样传授了祂的祈祷。如同耶稣那样祈祷是多么美好啊!”
教宗表示,在《天主经》中我们称天主为“父亲”,因为藉着圣洗的水和圣神“我们获得重生,成为祂的子女”。
“可是,经常有人在诵念《天主经》时,却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没错,你向天父祈求。但当你说出‘天父’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祂是父亲,是你的父亲,人类的父亲,耶稣基督的父亲呢?你是否与这位父亲有一种关系呢?‘哎,我没想过。’”
“每当我们诵念《天主经》时,我们就会与那爱我们的父亲联系起来,圣神使我们建立起这种联系,赐予我们这种成为天主子女的感觉。”
此外,《天主经》也是让我们妥善预备领受与耶稣共融圣事最卓越的祈祷。除了在弥撒中,我们也在早晚,在日课和晚祷中诵念《天主经》,如此一来,这祈祷也有助于“使我们的每一天都具有基督徒的特色”。
教宗解释道,在诵念《天主经》时,我们祈求日用食粮,也祈求天主宽恕我们的罪过,同时也“努力宽恕伤害我们的人”,敞开心灵,爱弟兄姐妹。
然而,“宽恕伤害过我们的人并非容易,我们必须祈求这份恩宠,说:‘上主啊,请祢教给我们宽恕,如同祢宽恕了我那样。’可见,这是一份恩宠。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宽恕乃是圣神赐予的恩宠”。
在《天主经》中,我们也呼求天主使我们免于凶恶。随后,主祭以全体会众的名义祈求上主“从一切灾祸中拯救我们,恩赐我们的时代得享平安”。教宗解释道,互祝平安的标记“自古以来就在领受圣体之前,被安排在领圣体礼内”,因为若不先与近人和好,就无法与天父共融。
教宗最后总结道:“‘上主,求祢垂怜,‘求祢赐予我们平安’,这些呼求从诵念《天主经》到分饼,都在帮助我们准备心灵去参加感恩盛宴,那正是我们与天主和与弟兄姐妹共融的泉源。”
弥撒的核心——圣体圣事
教宗方济各2018年3月21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继上周教宗关于《天主经》的省思后,当天教宗进入了弥撒的核心主题:圣体圣事。圣体的奇迹在于“使我们成为我们所领受的”。教宗说:“我们领受圣体意味着我们接受那将我们转化为祂、使我们更强壮的耶稣”。
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人们经过这几日的阴雨后,重获太阳的温暖。教宗从这初春的第一天谈起,将树木的开花和基督徒的生活做了类比。教宗说,基督徒的生活如同植物,为能开花结果需要有根,这根就是耶稣。教宗告诫道,永远不要切断与耶稣的根源关系。植物为了开花,也需要被浇灌。“如果你们不以祈祷和圣事浇灌你们的生活,你们会绽放基督徒的花朵吗?不,不会的!因为祈祷和圣事滋养根基,我们的生活才能开花结果。我祝你们在今年的春天鲜花盛开,就像复活节那样遍地开花,结出行善、修德和善待他人的果实。”
教宗进而表示,正是圣体圣事“让我们更加强壮,从而结出果实,结出善的果实,以基督徒的身份生活”。
教宗然后进入要理讲授的核心,表示“虽然是我们排队去领圣体,但事实上是基督来寻找我们,使我们相似祂”。在这方面,圣奥斯定曾讲述道,他在修和圣事中听到基督说:“你会被我转化”,而“不是我被你吸收而同于你”。因此,圣体圣事不仅把人从自私自利中解救出来,更使人与众人结合在一起,与基督成为一体。
教宗进而强调了某些领受圣体的重要元素。他说:“在领圣体之后,静默、静默的祈祷,有助于将这恩典珍藏于心。我们稍微延长一些沉默的时刻,在心里与耶稣交谈,将对我们有帮助;若能颂唱一篇圣咏或赞歌,将有助于我们与主同在。”
教宗说:“教会强烈渴望信徒也藉着在同一台弥撒中祝圣的饼,领受上主的圣体”,若能“兼领圣体圣血”,感恩祭宴的标记将以更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即使天主教教义教导说,“只以饼形或酒形来领受,都领受了整个的基督”。
教宗还指出,按照惯例“信友们通常以游行的方式靠近圣体”,然后站着或跪着“用口恭领圣体;或在获准的地区选择手领”。教宗也强调了基督宝血为赦免罪过而倾流的救赎价值。
最后,教宗总结道,我们在圣洗圣事中获得了宽恕,我们每一次领受修和圣事都将获得宽恕。“我们不要忘记耶稣始终宽恕。耶稣不厌其烦地宽恕我们,我们却厌倦请求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