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就是朝着主耶稣走过的方向,踏着圣人走过的足迹,践行圣人崇高的品行,感受圣人伟大的献身精神。
3月23日,在方维平神父的带领下,由宁波江北、慈溪附海、余姚共29位教友组成的山西太原朝圣队成立了。感谢天主,因为这是由主安排的一次神圣之旅,我们的心情犹如阳春三月里暖暖的太阳,温暖而又激动。大家在三七市堂用过午餐后,直接赶往机场,而后飞往山西太原。在太原的四天时间里,我们的行程由张胜明导游全程安排,感谢这位教友兄弟,他带领我们参观走访了数座天主堂,瞻仰了教会先辈们以生命为代价向我们展示的基督救世的伟大工程。
24日上午,朝圣团队前往殉道圣人王二满教友和董博弟修士的故乡——太原市古城营天主堂。弥撒后,在孟神父的安排下,我们拜见了两位圣人的亲人,详细了解了两位的生前事迹。他们一心为主,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反省自己,同样作为一名教友,我们是否能把世俗利益抛开,全心全意为主做工呢?
从古城营天主堂出来后,我们又赶往了姚村洞儿沟天主堂和亚松达纪念馆。洞儿沟,顾名思义是一个山洞又是山沟的不毛之地,这里曾经生活着一批贫穷和苦难的老百姓,他们祈求着天主的照应,顽强地生活着。1905年,一位出身于贫苦家庭的意大利籍年轻修女亚松达,来到这里帮助中国人民的信仰生活。当时她年仅25岁,却深爱天主,矢志不渝。她自称是卑微的人,从最苦最累的活干起,在帮助孤儿院的同时,又喂猪又放羊,什么工作都乐意去做,以致不久就病倒了。山沟里无药可医,她来中国仅仅十个月,就回归了天上的家乡。当她临终时,人们闻到了满院的馨香,连邻居教友和外教人都闻到了,这股馨香直至亚松达逝世三天后才完全消失。主说:“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玛23:12),亚松达虽然一生没有做过大事,只是甘居微末、谦卑服务,但她把一生献给主,用她的谦卑赢得了天主的喜悦。1954年11月7日,教宗比约十二世把亚松达列为真福品。她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现在仍保持完好,后人还给她写了一本书叫《微末》,记录了她的生平。
洞儿沟所在的山就是著名的七苦山,七苦山原名南山,一百年多前,洞儿沟屡屡遭受冰雹袭击,庄稼经常颗粒无收,以致村民年年度荒。当时的神长带领教友,举着十字圣架,祈祷游行,把十字架插到山顶上,求主免去灾殃。“十字架,威力强”,连教外人都这样夸。从此,洞儿沟不再有灾荒,人们生活也有了保障。洞儿沟的神长教友,每逢秋收季节,总要感念十字圣架的保护,免遭冰雹之苦。人们礼敬十字圣架上的耶稣,自然会想到十字架下与他同忧同苦的圣母,十字架与圣母是如此的紧密相连。1924年,教友们准备在山上修建圣堂,那时,教宗钦定“圣母七苦”的通谕(1913年)才传到这里不久,于是他们给圣堂起名“圣母七苦堂”,南山也就叫七苦山了。我们一路拜苦路上去,心中默想着我们是在重走耶稣当年走过的苦路,大家不禁潸然泪下。当我们看到圣母身上的七把刀时,想着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多么的深切和伟大,看到这一幕,心中怎会不伤痛!
接下来的几天,在山西神父的带领和教友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还来到了新绛主教府,来到了有着8000位教友的六合村天主堂,来到了板寺山圣母大堂等共16座教堂。每到一处,先贤的榜样,圣神的足迹,无不值得我们效其芳表,循其嘉言懿行,以勉励我们这一生。
3月28日,山西朝圣之旅正式结束了,大家个个意犹未尽。这次朝圣之旅真是恩宠多多,我们这个团队年轻的三十几岁,最年长的有八十几岁,每个人都经受了一次神圣的心灵洗礼,原来互相之间不太熟悉的我们,现在因着主的爱,变成了最亲近的家人。祈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仍能互相扶助,互相鼓励,同走天国路,共得主恩宠!